专业接各种小工具软件及爬虫软件开发,联系Q:2391047879

简易代码行数统计器(统计指定目录代码量)

发布时间: 2025-07-30 18:54:01 浏览量: 本文共包含520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
办公室的显示器右下角贴着张便利贴——"本周清理冗余代码"。这是项目组长上周留下的任务,可面对三个不同版本迭代的代码库,如何快速摸清整体代码量成了棘手问题。市面上已有不少代码统计工具,但当打开某个知名IDE插件时,加载进度条卡在78%的画面,让我决定自己造个轮子。

开发方向很快明确:这个工具必须能在终端快速运行,支持主流编程语言识别,还要能穿透多层子目录。Python的os模块配合argparse库成为基础框架,核心逻辑其实就三十行代码:遍历目录树、识别文件扩展名、逐行统计有效代码。但实际调试时发现,空行和注释的处理比预想复杂,特别是面对JavaDoc风格的多行注释时,正则表达式需要反复调试才能准确过滤。

测试阶段用公司五年陈的旧项目做实验,工具成功在2秒内扫描完12万行代码。意外收获是发现了三个早已废弃的测试模块,这些带着2018年时间戳的文件静静躺在src目录里,占着八千多行位置。工具加装的扩展名白名单功能很实用,团队里有人用.markdown写技术文档,通过配置文件就能轻松排除这类非代码文件。

遇到最有趣的需求来自设计部的小林,他需要统计React组件的JSX代码占比。于是增加了嵌套扩展名支持,现在输入".jsx:.js"就能精确识别特定文件类型。另一个实用技巧是设置最小统计阈值,当某个文件代码行数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忽略,这对清理碎片化代码尤其有效。

跨平台兼容性通过路径标准化解决,无论是Windows的反斜杠还是Linux的正斜杠都能自动转换。有次帮实习生调试时发现,工具在包含中文路径的目录下会报错,原来是文件编码设置的问题,加上utf-8强制声明后顺利解决。性能优化方面,改用生成器替代列表存储文件路径,内存占用直接降了四分之三。

• 支持.gitignore文件解析能自动跳过版本控制排除项

• 输出格式选择功能让数据可以直接导入Excel生成图表

• 开启实时模式后,保存文件时自动更新统计结果